412662002 发表于 2021-2-18 23:56:06

爱好手机摄影,从何学起?取景!取景!

  著名摄影师马丁.布罗德曼曾说过:“摄影80%靠的是技术,剩下的则靠构图。” 但对于手机摄影初学者来说,我觉得剩下的20%里至少有一半是要先学会取景。
  为什么这么说呢?

  首先,我们要有拍摄主题,才会进一步的对其元素进行布局,得到更适合人眼视觉的画面。
  就说明,一张成功的照片是先有取景,再有构图,最后才有技术可言的。

 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:有时候我们去到一个地点,总是不知道该拍什么,最后只好走马观花似的拍一堆普通的片子,回家打开后期软件各种效果各种调整,看各种调色教程,纠结每一个参数,可最后还是没什么惊喜。
  可能你会认为是自己的后期没过关,但我认为归根结底的问题是你前期的取景没特色,太枯燥。
  那在风光摄影、建筑摄影、环境写实、人像摄影等题材里,我们该怎么取景呢?
  下面通过取景对象、取景角度、取景位置的不同3个例子给大家一点思路,以后拍照就不会出现不知道该拍什么,怎么下手的现象了。
取景对象示例1  A和B两个人相约去到公园拍摄。

  A一看到漂亮的公园就狂拍,结果得到的是到此一游的糖水照。

  而B却是耐心、有意识去寻找一些有故事或是有趣的主题。比如坐在公园长椅上的一对年迈夫妇,或是草坪上玩耍的小女孩等等,这样的取景相对A拍的就有故事感而言了。

取景角度示例2  同样的,A和B去拍荷花,取景角度不同,视觉效果也是天差地别的。
  A只对着荷花和后面的大片荷叶取景,因为手机硬件的限制,背景虚化效果不是很好,导致出来的成像过于普通,还容易分化观者的视线。

  而B思维开阔,视角独特,采取以天空为背景,简化取景的元素,更好的突出主体,彰显主题。

取景位置示例3
  拍旅游照时,取景位置不同,视觉紧凑感也是有差别的,比如拍北京故宫的天坛。
  A拍摄的照片

  B拍摄的照片


  同样的场景,取景位置不同,画面传达的感官也是不同的。
  A侧面拍摄的天坛表现出了其雄伟、宏观的气势;而B在正面加入了前景元素,画面更协调。此刻的天坛是高高在上而神圣的,只可远观不可亵渎,更能展现它历史悠久的气息。
  所以拍摄之前保持对周围信息的开放性,并有取舍有选择的将元素组织到画面中,起到衬托主体、增强主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。


  - END -
  要不打开微信,搜索玩转手机摄影试试?
对于构图讲的很棒!不能收藏真是够了很棒看到了天河公园…谢谢。@知乎小管家 为啥文章不能收藏啊啊啊啊啊嗄mark一开始看到几张单反拍的,还以为是要黑手机摄影。。。不错不让收藏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赞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爱好手机摄影,从何学起?取景!取景!